日期:2007.03.31 地点:香港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演讲厅 主办:哥哥香港网站 讲题.....The Idea of Leslie—想象张国荣 主持.....冯应谦(大学教授) 讲者.....林沛理(文化评论人) (注:所有文字译本由哥哥香港网站提供,文字译本为内容大意,目的是为不懂粤语或因技术问题未能看到录像的朋友了解其内容,实际意思一切均以视频内容为准。) 序言 冯应谦: 记得几年前我曾经踏足过这个演讲台,演讲的内容也是有关张国荣。今天出席的人数跟几年前的也是一样的多,我很高兴、很感动。 今天的课题是《The Idea of Leslie 想象张国荣》,我们该演说甚么呢?从一个学术观点来说,张国荣离开我们这么多年后,留下甚么给我们呢?我们在想象张国荣、继续张国荣,究竟我们在继续的是甚么呢?我想这是林沛理先生今天想要探讨的主题。首先让我介绍一下林沛理先生,我认识他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他在〈亚洲周刊〉撰写过很多文章、影评,当然有些是有关哥哥的。其中一篇在网上广泛流传,《张国荣的生与死》,在网上是另一个名称,它被翻译成英文、日本、意大利文等等,一会儿的交流时段大家可以对文章的观点作出讨论。 现在请今天的主要演讲嘉宾林沛理先生。 张国荣作为一个概念的生命才刚开始 林沛理: 我想大家今天邀请我到来当嘉宾及让我设定课题讲张国荣,会有一个原因。我本人不认识张国荣,我不是他的同行,我没有跟张国荣填过歌词,我也没有跟张国荣拍过戏,我唯一的一个资格今天谈张国荣是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张国荣的文章,是他离开后约两星期发表的,在〈亚洲周刊〉,《他以痛苦经验真情演出》,文章后来有很大的回响。文章背后有一个故事,〈亚洲周刊〉为一本严肃的新闻杂志,在张国荣离去后安排了一个专辑,那时被批评太过集中于他的同性恋身分,于是〈亚洲周刊〉主编找我写一篇新文章关于张国荣作为一个演员。给我写文的时间不多,我身在澳门,我用了两小时,最后的二百字还是口述的,接着是赶着印刷出版。这是那文章的写作背景。 由于有了互联网,我读了很多这文章的反应及文章的流传,其中让我深刻的是有一位读者写他在地铁内一边阅读一边哭泣不停。为何文章会有这么大的一个回响?还有在今天让我有机会跟大家倾谈呢?张国荣对我及对大家的意义是甚么呢?对我而言,「张国荣」是一个 “Idea”,是一个概念,是一个exciting and interesting idea。而张国荣作为一个idea让人兴奋的、我的写作或那篇文章让人兴奋的是,纵使张国荣已经离去,“The Idea of Leslie”,张国荣作为一个概念、一个意念才正式开始,是一个新生的事情。 张国荣的生前,对张国荣较有意义、有深度的评论及讨论很少。张国荣作为一个演员不是给人看得太重,张国荣作为一个歌星被人视作偶像较多,这是张国荣生前的事情。张国荣离去后,他的表演艺术、唱歌技巧、舞台表演才被深度的讨论。张国荣离开后他作为一个意念、作为一个Artist才开始,这正是在延续他的生命,这正是评论、讨论、文字让人兴奋的地方,它在否定了现实,纵然他的逝世没法改变,但他留下的一切还是不断的给人重新发现,这是整个张国荣的现象及讨论张国荣时让人exciting的地方。 真情的表演者 林沛理: 张国荣作为一个idea,以下是一些重点。我个人没有与张国荣personal的事情跟大家分享,当然我会遇见过张国荣,香港是一个这么小的地方。他有意义的非在于他私人上、生活上跟我们有过甚么接触,是他作为一个表演者他对我们的意义,这其实是一个民主的事情,他基本上给予了一切给他的听众及观众,不一定需要是他的同行都同样in a way拥有张国荣,这是最有趣或是张国荣对我们的最大意义。第一,是authenticity,“真”的演绎,无可否认他是一个表演者,表演的意思是他在舞台上,不论舞台是一个银幕、一个stage、或是任何场合如布景厂,他都在表演中,在公众地方见到张国荣他同样在表演中,他同样是表演者,所谓表演的意思是他表现出来的东西是针对大家的需要。By definition,“表演”是一个假的东西,但张国荣作为一个表演者他最有趣的、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他一切的表演中都让人有一个“真”的感觉。 张国荣是少数的表演者,非独指在香港、或许在全世界中,他是本能上、instinctively知道表演与“真”的关系。“演出”并非是虚构的、非凭空塑造出来的,一个演员能进入一个角色而真实地表演出来及引起共鸣,一个演员最大的资源不是他接受过正统的训练,表演非简单的指创作或想象,表演的本质是在想象之余还需倚靠很多的回忆,及relieve,他要重新经历他所经历的事情,当表演需要有深度时,他往往需要relieve及重新经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张国荣每一次表演动人的其中一个关键,他不独只是想象而代入一个角色,而在他想象的同时他是重返他的记忆中去relieve他的一些experience再提炼他的表演、演出,这是观看张国荣的电影时给我一个很深刻的印象。还不单纯在演戏上,即使简单如张国荣接受一个访问,我记得在电视里看到一个访问,是一个清谈的节目,很多人都出席过,大家目的在闲谈、赏脸、或是宣传自己的新的电影、唱片,没有人像张国荣一样的交出自己给观众,他说最真的话。有一次的出席者包括张曼玉及梁家辉,张曼玉很懂得保护自己,张国荣谈及一些personal的事情、他说他与梁朝伟一起拍戏、梁朝伟是一个怎样cool的人、怎样能跟他交朋友、他说懂得入位就能跟梁朝伟交朋友。作为一个观众,会发现这是他是从心里说出的话,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或是他的经理人都不会建议他这样说话,因为他们同样是明星,为何张国荣像是那么desperate需要梁朝伟的友谊似的?这反映了张国荣是非常需要友情的人,他与任何的工作朋友、在任何的工作环境、在他的生活圈子里,他都需要朋友,当一个人是这样desperate for friendship的时候,可以想象他的内心是多么的寂寞,也可体会他拥有一颗多么“热”的心。 让人感动的脆弱性 林沛理: 我刚才所指的authenticity,与另一个概念跟张国荣有着紧密关系,会是vulnerability、张国荣的脆弱、容易受伤害的地方。大家只要听到、见到他在电台、电视台、甚至是电影的演出、他演唱、都会发现张国荣像是一个容易受伤害的人,即使他成名后,当他提及以前受的冷淡对待、侮辱、加上他说及他童年事情,种种的一切使人觉得他是一个vulnerable的人。这种vulnerability在一个超级巨星身上是不容易找到的,其它的明星都总会给观众看好的一面。在香港能做得成功的明星,他们大都是survivors,是一个生存者,他们有他们生存的一套技略,我相信张国荣都有,但最难得是他仍然保留那份容易受伤害的情感及不介意把不开心的事情宣之于口,我想这便是这么多哥迷依旧怀念他的原因。一方面你们会觉得他是高不可攀,但我可以跟你们说,若你们只觉得他是高不可攀,你们不会对张国荣有这么深的感情,你们不会在他离开这么多年后依然怀念他,在你们觉得张国荣是高不可攀的同时,你们总会觉得张国荣有些地方跟你们很相似,跟你们很接近的,其中让全世界哥迷喜欢他的原因便是那份vulnerability。当每个人放下自己的盔甲,夜阑人静时,无需要假装、无需要返写字楼、返学校、不需要在一群人中装扮得很tough的时候,其实每个人都vulnerable。张国荣难得的是,他不是在独处时、不在夜阑人静时,他随时随地都说给我们知道他是很vulnerable。其实这是一个gift、一个天份,并不只是一个性格的特质,这需要一个天才,才能让这个quality变成一种art、才能让这种quality融入于自己的演出里。 他的authenticity也是同样的难得,在今天的社会里、在娱乐圈里,很多人都是宣传机器、生产出来的偶像,明显他们唱歌、演戏、接触歌影迷,都是一种手段,为了达到成名、出名、赚钱目的之一个手段。他们像plastic、塑料样,虽然每个人都是human,都有humanity、人性的本质,只是娱乐圈就是要他们去保护自己,很多时观众与fans只需要他们幻想的偶像,所以不能怪责那些明星与艺人。但当有一个人愿意给你最真的一面,这就相当的难得,我不知道张国荣的这份authenticity and vulnerability可以appeal to 多少人!大家本能上、直觉上知道很多每天给大家消费的、电影的、电视的、演唱的都是假的,在一个很多“假”的世界里有一种这么“真”的东西,这是张国荣其中一个对我们的意义。 让人性的感情回归社会 林沛理: 我们可以讨论很多张国荣的事,可以从一个较学术的角度,可以讨论张国荣作为一个演员他的演技特点,他的演戏方法有甚么重要性,但我认为最有意义的是张国荣作为一个人,他怎样将humanity的这个事情restore to 娱乐圈,这个说法或许有点夸张,但这是我一直对张国荣的印象。谈张国荣的演技,可以让他跟很多人比较,如周润发、梁朝伟、甚至黄秋生,也可以让张国荣在《霸王别姬》女性化的演出跟其它人同类型的演出比较,但把“真”及humanity放入演出、表演里,或者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我个人认为在香港真的没有人能与张国荣相比。 今天我设的课题是《想象张国荣》,我总认为一个演员、一个明星、一个偶像、一个表演者是重要的,他是一个empowering的工具,他给予我们权力,非独是一个娱乐消费的东西。有时候关系是被扭曲了,若然我们把明星说成高不可攀,或做一些追星族的事情,或消费明星的唱片、相片,这是fetishism,所谓的恋物癖,这是另一个事情。我要说的是透过欣赏一个艺人演出的时候,在当中领略了一个价值或怎样在你生活发挥一种意义,《The Idea of Leslie》所说的其实是一个价值,张国荣体现了一个甚么的价值,透过张国荣作为一个人、一个表演者他对我们的生活有甚么的启发。在这个角度里谈甚么是张国荣的意义,为何当我们欣赏过张国荣的演出、接触过张国荣的作品,我们感到更加自由,或是感觉上我们可以勇敢一点去追求一些东西。这可能是张国荣在他的演出里或生活态度里让我们感受到一些价值是重要的,例如:用心工作、以心对人,及他的“真”、to be an authentic being。 Authentic是重要的,整个社会,更甚是娱乐圈,都说出“假”是比“真”来得重要,观众需要的是“假”,整个娱乐圈卖的都是“假”,倘若娱乐圈是卖一个commodity、一个商品的话,那个商品叫做“假”,那个商品可以叫梦幻、美丽、理想等等,它的本质是一样假的东西。最成功的艺人、表演者、这不独在香港,整个娱乐圈历史均说明他便是最假的表演者、最能够把自己变成面手三千的、最能够满足大众幻想的。在一定程度上、层次上张国荣都能够做到这样的,他都是一个面手三千的表演者,张国荣都满足了很多人的幻想、男性的幻想、女性的幻想,从他青春时期至后期成熟了都满足了很多人的幻想,这是张国荣得到成功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最难得是在“假”的当中,张国荣加了很多的“真”,在张国荣的越后期他加了越多的“真”,到后来他的“真”与“假”都不易让人分辨,分不到甚么程度是“真”、甚么程度是“假”,高潮就在他的自杀,他的自杀不易让人相信,在新闻公布后大家都会认为是假。 张国荣作为一个人、一个艺人,最难得的是他给我们知道“真”其实有一个市场价值、有一个表演价值、一个艺术价值,即使在香港一个很“假”的地方,张国荣的“真”能够引起这么多人的共鸣;在娱乐圈那样保护自己的世界里,张国荣的那份容易受伤害都能引起共鸣的话,这是值得香港的娱乐圈、香港的社会反省的。张国荣这个lesson、这个教训,香港的娱乐圈、香港的社会吸收了多少?到今日有多少人明白整个张国荣现象、张国荣的演艺生命,当中的所谓道德教训是甚么呢?在我的理解里,很少人从这个角度看张国荣,我们仍在说男扮女装有多的神似、表演艺术有多好,这当然都是一个角度值得我们探讨,但或许还有一个更大的意义。张国荣对一般人有甚么意义?张国荣的lesson,他的“真”,对香港娱乐圈有甚么意义呢?我们有否反省过整个张国荣的演艺生命有甚么启发呢?这会是其中一个最关键的事情。 或许张国荣已经成为你的朋友 冯应谦: 有关真与假的问题,这个跟我有很大的关系,我在新闻与传播学院授课、我们教学生当DJ、影艺界,那我们是在教人做假的事情。先撇开真与假的话题,前数天有人问我这个星期六有约会吗?我回答我会出席一个张国荣的悼念活动,发问的人明显在大学的环境,他们奇怪我作为一个老师会出席这类活动。接下来他们发问的是,歌影迷们,或现在喜欢称为粉丝,大家有甚么能够做呢?我昨晚写了一篇文章有关粉丝,最近大家都有听过一些其它人的粉丝作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撇开了娱乐圈的那些假,我们的社会每天都在变迁,如果仔细看一个真的社会是相当的恐怖,你可看到教育、政治的风波,一些低下阶层的问题、医疗的问题。一般人如要在社会寻找一些真、有价值的事情是相当的困难,我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要真诚对人、学习一些好的价值观,但现实我们很难找到的。那是说我们的歌影迷在现实的社会里找不到一些真、有价值观、很高尚的情操时,我们是需要在张国荣的想象里找到。 响应林生的话题,我们可在哥哥那处找到一些真实性,包括情操、人生态度,会是在那些范畴里呢?会否是通过电影如《恋战冲绳》的人生态度,或有《霸王别姬》里一些真实的性别价值观、或会是他在演戏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会在那个方面呢?可否详细的讨论。 林沛理: 虽然今天是一个张国荣的活动,我不要把他捧得高高在上、美化他、甚至神话化,说张国荣有很高尚的情操,或是一个很noble 的人。我有共鸣的,或是我可以想象的,为甚么我们看张国荣的电影、听张国荣的歌、或他接受访问、听他说话,或一个整体的印象,或一些跟他有关的事情,大家会觉得liberating 或似是解放了自己,或是从张国荣身上得的那份深层的满足感,那满足感的源头在他那份vulnerability、那份容易受伤害的。 我们不认识他,只能从外面看他,及隔了一个距离来看,从任何角度看他,他是一个成功的人;从香港最世俗的标准来说,他是香港的super star,跟他同等地位的super star香港没几个人,他这么的靓仔,他演戏有成就、唱歌有成就,几乎他是完全乎合了对于成功的定义。一个这么有名,是celebrities中的celebrity、名人中的名人,但这么一个世俗定义中成功的人也让人感觉他这么的不快乐,说到不愉快的童年会是快崩溃似的,他这么的忧郁,知道他有很多事情困扰着他,他不能抛下他童年的不愉快回忆,知道他要go through一个性倾向的困难选择,他在访问或言谈间流露的那股寂寞,他那份需要朋友、需要认同的感受。他让人touching、动人的时刻,是他红透后在回忆里谈到他过往演唱时观众抛回他的帽子时,他仍是忿忿不平,仍是很难过的,他跟我们是没有甚么分别;我们每天遇上的挫折感、追寻不到理想的、我们郁郁不得志、我们失恋、父母不了解我们、跟兄弟姊妹吵架,这些不同程度上都能在张国荣身上找到,他有这个特质,这是很动人的。即使他不在演出,一个简单的清谈节目也动人的地方,你随意回顾一个访问,都是touching的,那个可以达到一出电影动人演出的程度,更难得的是那个不是演技。 他的这个特质起码在香港的艺人中我找不到,张国荣是把张国荣从一个高不可攀的地位拉近至一个life-size的、一个合乎生活尺码的人。没有一个高不可攀的人是能够感动人的,把张国荣神化或说成高不可攀对他不是一个恭维来的,一个只能做到高不可攀的偶像是不能够真得打动人,只有人能够打动人、只有心对心、heart to heart的exchange才能让人感动。这应该是个有趣的话题、每一个喜欢张国荣的人,你们不应只是张国荣的fans,或许你们都在挣扎,张国荣对你们来说究竟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偶像?是一个super star?或许你希望他成为你的一个朋友、或是他已经是你的一个好朋友! Gift of Intimacy 林沛理: 一个不在你生活圈子里,你只是透过一些媒体、包括电影、歌、电台、电视来接触他,如果这个人都可以让你觉得他是你的好朋友的话,他所拥有的magic会比较只视他为偶像的更多,这并非每个人都能有这个magic、能让人感受他是好朋友,倘若要分析张国荣对你或我们的意义,我觉得张国荣是有这个能力,这其实是一个gift、一个天赋,我叫它:Gift of Intimacy,是一个能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天赋,这不是每个人可以拥有的。就算不谈偶像,在我们认识的朋友中,又有多少人能有这个能力呢?你幸运的话,你会遇上几个这类的人,只是跟他一、两次的闲谈,you feel so close to him,似一个认识多年的朋友、很明白你的。这是一个gift,在平常的交往中,你都不易遇上这种人,更何况这是个跟你相距十万八千里的所谓偶像呢? 倘若你能feel close to一个偶像,这个偶像的Gift of Intimacy是相当的犀利。张国荣肯定有这个gift,他有这个gift是由于他的vulnerability,及他的那份“真”。能够让学术界进一步探讨的是他怎样把他的一份Gift of Intimacy转化为艺术,让他成为他独有的表演艺术的一个元素,这会是一个相当有趣的课题。除了他唱歌、演戏,他拥有的这个天赋,我想是我们一直都underweight了。 |
YUNHE: 是评论家理性的分析勾勒出一个真实的哥哥,还是荣迷们对哥哥心与心的感知更能解读哥哥?历代伟大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其生命力都在于其知音对他们的心犀相同,而 ...
Discuz! X3.3
Copyright © 2002 - 2024 Leslie Cheung Artist Studie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