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重温张国荣 | 图书《随风不逝·张国荣》

张国荣艺术研究会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张国荣

“张国荣影像中的真与诚——追忆张国荣的艺术生命”研讨会

2006-9-20 23:37| 发布者: 荣雪烟| 查看: 20339| 评论: 14|原作者: 哥哥香港网站|来自: 哥哥香港网站

摘要:   当我还未开始讲述剧本的故事时,哥哥已经示意表示明白,或许他事前已经向别人或是跟施南生他们打听过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想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一群电影人,都是被人能够喊出名字的,而大家都是为了做好一件事情 ...
  日期:2006.04.02
  地点:香港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演讲厅
  主办:哥哥香港网站

  讲题.....张国荣影像中的真与诚
  讲者.....张之亮(电影导演)、林纪陶(电影编剧及影评人)

  (注:所有文字译本由哥哥香港网站提供,文字译本为内容大意,目的是为不懂粤语或因技术问题未能看到录像的朋友了解其内容,实际意思一切均以视频内容为准。)

  序言

  林纪陶:

  今天的研讨会主题是“张国荣影像中的真与诚”,在哥哥后期的电影里,这份「真与诚」哥哥不再把它放在心里,是拿了出来的,通过电影表达了。

  很想跟大家分享我昨天的一个经验,昨天是四月一日,但是我们都要如常工作,我们仍然都要生活。我昨天跟电影人有三个聚会,有会议的、用膳的、闲谈的,期间我们都不期然地谈到哥哥,都说在这一天里我们要给哥哥一分钟,接着我们都静默了一分钟,以这样来纪念我们的一个好朋友、一个电影界的好朋友。这样的一个行动我们每一年都会继续,我们着实忘不了哥哥。我们电影界的“爸爸”张同祖先生在静默一分钟后说,我们都不能忘记哥哥,因为哥哥在后期他的电影世界里,他的行为已经成为一个典范、电影人的一个典范。在《流星语》哥哥以一元片酬接拍,他以实际的行动表达了他是真心的爱电影。所以今年这个纪念活动我们请来张之亮导演是一个很好的时刻,张导演在《流星语》跟哥哥有很多的交流经验,我本人也未有机会知道,还有后来哥哥执导的短片《烟飞烟灭》,张导演都有份参与。现在就交给张导演讲说。

  初步构思《流星语》

  张之亮:

  不太懂得用言语来表达,今天来到这里的心情,是跟大家分享与交流我个人的感情及我个人对哥哥的、你们已知道或不知道的,一些事情。能够说的是我们的工作,我收到今天分享的课题是张国荣艺术生命的真与诚,我不太适合讨论这个,因为我对他的表演及人生均不太熟悉,我只能在《流星语》实质的工作里,我所见到的、我所接触的,来跟大家分享。

  记得在1998年,香港电影界的非常低潮时期,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工开,原因包括有盗版,及香港人对电影失望就不看戏了!那时有二十多位的导演在导演会的推动下,想发起一个运动,我们叫它为【创意联盟】,想找许鞍华、张婉婷、王家卫、关锦鹏等这些让人敬仰的导演拍摄一些有诚意的电影,也希望邀请一些出名的演员,像哥哥一样的,来参与。运作可以是先有导演、故事及演员后,安排卖埠,例如台湾会有若干收入、香港的录像带或院商会借出多少钱、演员不收片酬、主要的工作人员尽量降低他们的薪酬,希望把整个制作的成本预算降低至百份之三十或四十,因为我们知道大部份的成本可能都是放在演员费用上。

  我们开始了这个想法,十多位导演便各自拿些题材出来,当时我是其中之一。我在想现在社会需要些甚么呢?这个世界有金融风暴、负资产,有一天我在巴士上见到一个孕妇,生BB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见到她满面愁容,我在想香港需要甚么呢,作为一个电影人又可以交出甚么讯息让人们去分享呢?其实带给别人快乐是一件很值得的事,一位演员乔宏叔,他已离世,他说他不介意演出喜剧,他说演喜剧是一件好事,因为能把快乐带给观众。我在想香港人现在怎样能笑呢,我们又怎样拍喜剧呢?于是我们找来差利卓别灵的戏反复重温多次,有一部让我感动的,《The Kid》(差利与小孩),我当时想着谁来演差利的角色呢?倘若《The Kid》这个喜剧能够重拍,是希望让人们察觉自己失去太多东西,例如:我们会有亲人离开,经营生意或会失败,有很多不如意的事等等;但这众多不如意的事情其实不能取缔我们身边生活的人,我们香港人太过为了生活而烦恼致使疏忽了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生活的人。在那个时刻,我觉得能以喜剧形式带出讯息是一件值得做的事。在【创意联盟】里,不同的导演拿出不同的题材,其中一个便是《The Kid》。

  我们便开始找差利了!尔冬升提议不如试找哥哥,我心存疑惑“哥哥演差利?”我同时有个想法,我对【创意联盟】的理念很认同但心里还是疑虑的,担心着人们会否以为我们一群没工开的幕后电影人借口跟一群有名气的演员说,“我们现在为香港电影出一份力喎,你们不要收片酬呀!”这样感觉不太好!所以心情反复的想,“是否找哥哥呢,是否找哥哥呢?”后来,明白到若然这出戏没有一个有名气的演员参与,这电影是无法完成的,就算完成也未必有观众,不是我或一些导演未试过拍摄这种题材,没太多人有兴趣去观赏。另外,我们或许因为某些的自卑或对别人的怀疑,引致我们拒绝了自己作出一些行动,包括:我们以为一些“红”的演员就是一个想法、我们以为人性里太多的骗局我们就不想牵连在内。后来尔冬升联络了哥哥,他跟哥哥在电话通话提到了。哥哥知道后,记得是不到一个星期的日子,便约了一个会面。

  某日下午三时在半岛酒店Coffee Shop

  张之亮:

  那天是在半岛酒店的 Coffee shop,时间下午三时,见面时心有点卜卜跳,一方面他真是相当的…(林纪陶:Superstar来的!)哈哈,也是自己喜欢的人嘛!另一方面是自己像推销着一件事情,“你不要收钱呀!”当我还未开始讲述剧本的故事时,哥哥已经示意表示明白,或许他事前已经向别人或是跟施南生他们打听过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想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一群电影人,都是被人能够喊出名字的,而大家都是为了做好一件事情。哥哥说他的心态参与此事是希望大家都有工开,最重要工作人员有收入,其它的安排他不会介意,重要的是拍一出好戏,大家一起工作就好。我心在想“来得这么快的,我还未讲述故事呢!”(林纪陶:是呵,准备好要说的还未说呢!)从那刻开始,他从没有反悔,也没有怨言。他以一元的片酬签定了演员合约来演出这出电影,这是由于合约需要有价值,所以便放入一元,事情就这样开始了。眼前的哥哥好比我二十多年前认识的哥哥,我是在当年《圣诞快乐》认识他的。我当时是制片,哥哥那时只是来拍摄三、四日的戏份,饰演剧中李丽珍的男朋友,哥哥来到片场演出完便静静的离开。那时我对哥哥不是太认识,直至今次的合作,我都没有向他提及我便是当年《圣诞快乐》打电话给你预约通告的人呢!(林纪陶:他都会记得你啦!)我很怕这样做的!

  哥哥与明仔

  张之亮:

  自此之后,我们开始安排《流星语》剧本,我们会把写好的剧本交给哥哥审阅,让他给意见。哥哥跟我说:「导演你来安排就好,我希望你在整件事上不要有太大的压力,重要是大家把电影做好,我不想影响了你的决定。」所以很多修改或事情上哥哥都没给太多的意见,也许编剧写完的他都满意。

  我们遇上另一个难题是要给饰演小朋友角色物色人选,要找到一位小朋友能让人感动的。我认为要拍好这出戏除了哥哥也要有一位可爱的小朋友,要让观众觉得他是我们身边的一位小朋友,他最好不懂得演戏,他最好没接触过电影,我不希望大家从小朋友的面部表情见到一种形式化的表达方式。当时做了一个宣传工作,在全港征求了很多小朋友,最后在落选的小朋友Video中我重新选择,挑选了那个“四岁的明仔”。其它人认为他只得四岁,还是刚到的那个四岁,是没可能拍戏的,原因我们没有太多资金,现实中我们不能容许 Over budget,我们不能容许拍摄期超过三十天,所以我们必须挑选一位很能控制自己情绪的小朋友。他外表要很可爱、单纯及天真。另一位是八岁的,他很清楚要做的事,很容易跟他沟通。我本人较喜欢四岁的一位,总觉得四岁的就是明仔,八岁的很懂事了。接着我们交两人的照片及Casting给哥哥看,哥哥表示这样他不好选择,要约见一下他们。我们安排了一群小朋友跟哥哥见面,由于不想单独找来一个小朋友结果我们否定了他,对他的心理不好,于是我们是安排一大群的。他们跟哥哥谈话见面,哥哥自己也是喜欢四岁的一位,我跟哥哥说:「那是哥哥你喜欢的呵,他不听话时…哈哈!」

  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是我们不要用一个奖罚的形式去鼓励小朋友,这是不太好的,小朋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鼓励你演得好我们给你苹果吃,或是演得好我们给你砌图玩,哥哥亦是这样想,我们不能影响一个小朋友的价值观。拍戏是我们大人的事,我们不应影响了小朋友。正如哥哥所说,拍戏前他会提早到来,他先跟小朋友玩,玩得很愉快,黐头芒一样。每一天他就这样跟小朋友建立关系,他让小朋友感觉他是一位亲人,不是一位演员,小朋友的家人都会赞赏哥哥的好。哥哥在整件事上成为他的一个朋友,不独是想让戏拍得好,这只是其中的一点,他更想让小朋友的将来不会对演戏的价值观或做人的价值观有改变,所以我们的方式是这样。我们从来没有送过一份礼物给小朋友,我们要小朋友知道他参加这个游戏,因为他不是专业的他是可以玩得不好,但就一定要完成这个游戏,就像我们做人要有始有终。哥哥灌输一个教育给他。

  哥哥每天到片场都辛苦,一方面要自己入戏,另外要让对方跟他的关系好。他的压力是两方面,一方面他不要让观众失望,他知道自己给别人的感觉是中上阶层或白领阶级的人物,现在演出一个一夜间失去一切的角色,他需要演好角色来对观众交待及对自己的表演交待;另一方面他要考虑到对方一个小朋友能否明白他的演出及要顾及他的情绪不能影响到小朋友。正如他说的,他比较辛苦,第一,演出的对手年纪太小,第二,在表演的立场上他不想让人失望,第三,这是一出公义的戏,他没有收过片酬,但不想因此给人一个先入为主的感觉这电影是好或不好,可想而知他的压力有多重!

  哥哥无形的推动

  张之亮:

  哥哥一直尽量不影响导演的创作,但在整件事上他的推动是很重要的。在邀请女角时,我们曾联络上数位女演员,但她们都拒绝了,原因是饰演剧中琦琦的角色,她们对饰演妈妈的角色不太能接受,(林纪陶:那角色也不讨好呢!或许角色那个价值观不太好,实情又不是这回事!)这个价值观其实很值得讨论,不过今天暂不讨论。有些演员说我的形象要这样或那样,但倘若他们是演员时,他们主要是要演好角色,他们的生活形象与表演里的形象是两回事。哥哥知道后心里都不开心,他也主动电话联络数位演员,但在他的角度里他有难处,由于他本身参与了这出电影,他不想站在最前线,他只能在背后帮忙。后来大家讨论不如邀请一位不是演员来的人演出这角色,哥哥建议找琦琦,他说:「你们试试找琦琦,琦琦好的!」我问他不怕吗?他说:「不怕!我又不是跟她饰演男女朋友!」大家都知道琦琦很高大的!很多男演员会介意的,但哥哥不介意。后来我跟琦琦联络,琦琦爽快的答应了,也是很象征式的收取片酬。狄龙、家丽,他们每位都很支持这件事。或多或少不是因为导演或后面一群能被人喊出名字的人的力量,只因为连哥哥都支持,大家无话可说了,所以很多人都支持参与。

  哥哥的感染力

  林纪陶:

  去年的研讨会提及过哥哥从偶像式的演出到后来的广度及深度的演出,我们认为那深度的演出是由《流星语》开始。《流星语》角色看似简单,但以哥哥那样身份的演员是很有压力的。用三个字简单形容这角色便是“地底泥”,角色后来接受很低要求的生活形式,哥哥本人是全无接触的,除对角色投入有难度外,也会带给演员一个不好的形象。倘若演员很顾虑自己身份形象时,这会变成一种压力,这压力同样在琦琦演出的角色上,那角色是一个弃子的母亲,这样的角色设计可能已使女演员有所顾虑。或许很多演员不易走出这个关口,但听到刚才导演说的,哥哥很轻易便接纳了。论《差利与小孩》的差利角色,其实哥哥已经演得「非常差利的」了,不是外型的表达,是一种让人感动的感觉。就像当年美国经济低迷的时候,一个男人当了养父与一个小朋友情真的故事,在《流星语》中张国荣的演绎是非常的彻底,所以今次重温我又有了新的感受,也看出了哥哥的压力,包括他不独要将自己的角色演得投入,还努力地让其它演员演好。很多跟哥哥合作过的演员,如林嘉欣,都说过有哥哥在场的情况让人很放心及投入,我想这不是他不经意的,倒觉得他是刻意经营,让拍摄现场气氛融洽。

  在另一些场合,哥哥也非常的会照顾人。就如有一次邀请他到电影评论学会当颁奖嘉宾,他倒像主人家似的,不只不用我们照顾,对场面应付自若,最后还问我们是否他要处理的已完成了,那他可以离去吗?那一刻他就像和我们一起工作!有哥哥在场的活动那场面的温馨是很难形容的,尤其那种温馨是来自哥哥,让人更加感动。那样我们会检讨自己处事或对后辈的态度,不应妄自菲大,连哥哥这样有地位的人都不会这样做呢!

  哥哥的特色演技

  林纪陶:

  由于香港电影的转型,以前多是本土制作,现在多了内地或海外合作的机会。当合作时讨论演技及演出的方式,以中国内的演出方式论,华北、华南及华东均有明显的不同。香港的演出方法归纳为华南地区的,这包括了香港、广州及岭南一带,香港的演出方式承接了由粤剧发展出来的一套表演方法。我们讨论了那个发展及香港的特色演技,但因为香港电影的评论文化风气较低落,在整理资料上较困难,很多资料没有保留是可惜的。当中我们发现了香港的演出方式中有一种演技变成了绝响,最明显是上一代由粤剧或舞台剧发展成电影的演员或明星那种演绎方式到现在已经失传了,没人能承继,如:波叔(梁醒波)、靓次伯,今年适逢唐涤生纪念活动我们重温了上一代的演员,他们那立体及全面的演出。奈何我们电影文化的承传不足,往往只见火花的一刻后便失传。在年青一辈的演员也有这个现象,他们造就出很大的火花,但由于电影工业的不济,也致使成为了绝响。我们正发现哥哥那演技的承传让人忧心,哥哥离去三年不算很长,但这个危机已经出现,我们有很多角色但不能找到合适的演员,我们很多时都发现一些角色该是由哥哥来演出。

  哥哥演出的角色无人能替代,如:十二少、程蝶衣、宁采臣,还有很多呢!我一位朋友修读比较文学的,他是刘大木,即《倩女幽魂II人间道》编剧,在分析绝响性演员的文章里,他简单地提出一个例子,如角色宁采臣,我就借他的分析跟大家讨论。宁采臣的角色也有重拍为电视台剧集,也有其它类似的书生角色;看似一个简单的角色,但由哥哥来演绎加上导演程小东及监制徐克的塑造,是相当一个独一无二的宁采臣。当大家见其它人演绎流浪书生或小秀才他们能够胜任,但角色不太能让人发笑,当角色表现了诙谐,但就变得不文雅,但当有了文雅,角色又不够复杂,角色由《倩女幽魂》第一集到第二集《倩女幽魂II人间道》,变化是相当的复杂,但考验不到哥哥。没有角色能考验哥哥,原因是他不把自己当作演戏,就连哥哥自己都说:「当了这么长时间的演员,若然有人还觉得我在演戏,那便是相当的失败。」若然只是角色的演绎,不会有现在出来的层次,他演的角色不论是他熟悉与否,他一定把角色跟张国荣融合起来。这是他一个很大的能力,就算是他接拍内地的三出电影,他也能了解及掌握得好。

  另一个角色类型是《霸王别姬》的京剧人物,真实人物的代表有梅兰芳先生,舞台上是一位女性,舞台下是一位男性。另外的例子是日本的坂东玉三郎(Bandoh Tamasaburo),一位著名的歌舞技演员,台上有女性的优雅、娇媚,台下又不女性化。若然演员不是有亲身的经验,是很难演出这种人物的气质及世界,但哥哥却能把角色处理好。《霸王别姬》角色的难度更在于电影里已经存在的两个世界,角色均要具体的表达出来。哥哥在剧中京剧表演已让人赞赏,角色在台下的那个感情更是难于处理,要将演出变成一种生活,那种人性的七情六欲,电影里那份独特的感情及那份不显于面色的妒忌,刘大木说这种演绎他只在《霸王别姬》里见到,也相信只有张国荣能演出得好。

  这两个角色已很立体化地表现了哥哥那种不能被替代的演出,也引证出哥哥表演的真与诚,他融入角色世界,把演出变成独一无二。欣赏哥哥作品时,除了一些可说出来的感受外,更多是不能言喻的,若不停的摸索我们还能找到很多内容来支持论点,这是哥哥演出最大的魅力之处,也是他的演出变成绝响的因由。香港电影很需要这种的演绎,若然真的变成绝响会是很可惜的。

  导演爱找哥哥一起实验

  林纪陶:

  在香港电影及导演寻求改变的时候,很多时都会找着哥哥来演出的。举例说,当徐克导演完成《龙门客栈》后,他给自己的导演风格来个新的转变,跟他讨论时他说那些对他来说是一些实验电影,包括《金玉满堂》及《大三元》。徐克在实验他的世界能走多远,在他寻求改变时同时找了哥哥及袁咏仪当主角,他们能让导演放心。另外还有一出我们叫作“放假电影”的《恋战冲绳》,导演陈嘉上很会计算市场,他会跟老板谈判当他计算拍摄成本与收入相平等后,他便会要求他创作的独立。他尝试拍“放假电影”的一出也是找哥哥来演出的。当尔冬升及罗志良大担拍摄题材独特的电影时,例如《色情男女》,他们都会觉得找到张国荣演出便放心。导演们知道哥哥表演上的深度能使他们冒险得放心。说回《流星语》,大家降低了所有成本都坚持拍摄一出用心的电影,为香港电影保存一出那么真情的作品,确实要有这个幕前幕后的班底。

  就只有哥哥一人

  张之亮:

  有关《流星语》,我想大家对哥哥的演技都很肯定,在《流星语》影片拍摄完成后对哥哥来说会有点遗撼。在制作上他付出很多,包括:大家见到在上海那辆劳斯莱斯房车,哥哥朋友的,后来还给石子弄花了车头,餐厅啦,哥哥的,在制作上很多他能帮忙上的他都愿意协助。很久以前,我的老师说一位演员最重要的是放开自己,放眼看这个世界去观察人,胸襟一定要广阔,当一个人的胸襟广阔他一定是一位好的演员,他能收集及接受很多身边人的举动及对事物的反应,我们若然没有胸襟去接受人也没可能表演不同的人,大家会说哥哥的演出已不似在演戏了,正如他自己说:「当了这么长时间的演员,若然有人还觉得我在演戏,那便是相当的失败。」我觉得一个好演员是不会被察觉他在演戏,因为他是活在一个新生命及一个新的面孔里、流着角色的血,他才能演绎得出好的角色。倘若演员没有一个胸襟去接受目光中所捕捉的人物,是没法去演出那个人物。就如之前说他要演出一个京剧的戏子,他能胜任,当演出一个小人物时、或是黑帮时他都可以。在整个《流星语》的制作上,他以事实证明了,第一,哥哥捕捉及观察人的能力;第二,是他做人的态度很好。狄龙说他跟哥哥以前合作过后至后来的《流星语》,哥哥依然是哥哥,他没有改变做人的方式,哥哥不会因为一种利益去跟你亲近。哥哥在人的厚道上及自我的价值上让我很欣赏他!很多人问影帝该是怎样的,他的胸襟要大,但一些人连做自己都未能做好,又怎可以当影帝呢!

  《流星语》他会觉得失望与遗撼,由于哥哥个人的厚道,他不想去喧染在这事情上他的付出,他没有特别跟传媒去表达,但不应该因为这样而忽略了他的演戏成就。当他不去张扬时,人们便认为是理所当然。他有点失落,在倾谈间体会到他的失落不是人们对《流星语》的评价,而是失落于香港电影圈及娱乐圈,他感受到的一份冷漠。除了《流星语》又有那一出电影呢?若然哥哥不走出这一步,【创意联盟】又是搞不成!我们一点一滴去看事件时,我们欣赏一个人不因为报章或传媒的写作,我们看到的事实就放在眼前,哥哥是身体力行的推动着整件事,纵使有很多人表面上说要这样做要那样做,实际走出来又有几多人呢?我可说只有哥哥一人。

  林纪陶:

  哥哥的点滴我们该要好好的收集起来给其它人阅读,他一直很有才华,却不是一颗幸运星。在他星途不太顺利的日子,他都坚持的走着他的路,相信他也明白这世界很多时都很冷漠,但若然自己也变得冷漠,这个世界会更不理想,哥哥就是第一人走出来融化这个冰山。他的这个态度让人很容易受到感染,他跟片场里的小工也无甚阻隔的态度,这个真的难得。所以每当有人提起哥哥,他总叫人难以忘怀。
12下一页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Lesliejamie1985 2017-2-16 00:51
他活出来的行为才是我们值得欣赏及值得我们去爱!miss you much 哥哥!
引用 AVACHEN 2017-2-11 20:39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全情投入。哥哥付出的真与诚,真的有改变这个冷漠的世界。
引用 wwx 2013-12-12 22:54
这世界,有人有才无貌,有人有貌无才,有人有才无德,有人有德无才,有人有爱却失去了自我,有人只知道自我而变得冷漠,各种不完美就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像哥哥这样近乎完美的人,集真诚、善良、美貌、才华于一身的人,还有几个?叫我们如何不想他.....
引用 抱月听风 2013-7-10 03:35
“我们该感谢上帝把哥哥的这张脸给我们,一个人的漂亮不在乎他的一张脸,其实他活出来的行为才是我们值得欣赏及值得我们去爱。” “每当有人提起哥哥,他总叫人难以忘怀。”
引用 lonely 2013-5-26 05:32
活着的时候你们是这么肯定他的吗?虚伪
引用 我很爱哥哥 2012-10-12 15:10
“哥哥用自己的熱忱去溶化這世界的冷漠.但又有多少的冷漠也需要更多的人像哥哥一樣付出自已的熱忱去溶化呢.”,我知道这种感觉,我周围曾经也有些冷漠的人,她们不但自己冷漠,还喜欢用冷嘲热讽和眼神打击热忱的人,因为热忱的人少,是异类,多数冷漠的人本能要把热忱人同化掉。但是有哥哥做榜样,我再也不怕她们了,我将内心坚定的跟着热忱的哥哥走下去,“我們今天紀念他.就是要像他那樣.對工作.對朋友.對這個世界付出真與誠.. ”补充一句,当一个人热忱的对待社会坚持十年八年,社会是会回报给他/她以好运和福气的。
引用 我很爱哥哥 2012-10-12 14:54
"哥哥演出的角色无人能替代,如:十二少、程蝶衣、宁采臣,还有很多呢!"这就是哥哥巨星的艺术高度!
引用 伽冰 2012-10-9 15:12
《流星语》他会觉得失望与遗撼,由于哥哥个人的厚道,他不想去喧染在这事情上他的付出,他没有特别跟传媒去表达,但不应该因为这样而忽略了他的演戏成就。当他不去张扬时,人们便认为是理所当然。他有点失落,在倾谈间体会到他的失落不是人们对《流星语》的评价,而是失落于香港电影圈及娱乐圈,他感受到的一份冷漠。除了《流星语》又有那一出电影呢?若然哥哥不走出这一步,【创意联盟】又是搞不成!我们一点一滴去看事件时,我们欣赏一个人不因为报章或传媒的写作,我们看到的事实就放在眼前,哥哥是身体力行的推动着整件事,纵使有很多 ...
引用 伽冰 2012-10-9 15:11
第一,哥哥捕捉及观察人的能力;第二,是他做人的态度很好。狄龙说他跟哥哥以前合作过后至后来的《流星语》,哥哥依然是哥哥,他没有改变做人的方式,哥哥不会因为一种利益去跟你亲近。哥哥在人的厚道上及自我的价值上让我很欣赏他!很多人问影帝该是怎样的,他的胸襟要大,但一些人连做自己都未能做好,又怎可以当影帝呢!
引用 伽冰 2012-10-9 15:08
,但由哥哥来演绎加上导演程小东及监制徐克的塑造,是相当一个独一无二的宁采臣。当大家见其它人演绎流浪书生或小秀才他们能够胜任,但角色不太能让人发笑,当角色表现了诙谐,但就变得不文雅,但当有了文雅,角色又不够复杂,角色由《倩女幽魂》第一集到第二集《倩女幽魂II人间道》,变化是相当的复杂,但考验不到哥哥。没有角色能考验哥哥,原因是他不把自己当作演戏,就连哥哥自己都说:「当了这么长时间的演员,若然有人还觉得我在演戏,那便是相当的失败。」若然只是角色的演绎,不会有现在出来的层次,他演的角色不论是他熟悉与否, ...
引用 Virginia-cheung 2012-4-3 19:38
无论自己经历多少艰难困苦,哥哥永远都是以最积极地态度面对,永远都把自己的“真”展现给大家!
引用 SRX 2011-8-3 15:46
l事无大小,人无贵贱,哥哥如流星般的生命点滴都浸透着执着的努力和真挚的爱意。
引用 chuwaijoey 2011-7-12 15:26
上帝是賜給我們那張美麗的瞼,讓我們一見惊心.再見傾心,但上帝更賜給我們一顆天使的心.讓這個世界添[美麗]因有他,才有了小制作大經典的[流星雨]因有他,我們更懂得什麼叫傳奇.哥哥,感謝天意遇見了你.
引用 chuwaijoey 2011-7-12 15:07
哥哥用自己的熱忱去溶化這世界的冷漠.但又有多少的冷漠也需要更多的人像哥哥一樣付出自已的熱忱去溶化呢.我們今天紀念他.就是要像他那樣.對工作.對朋友.對這個世界付出真與誠..

查看全部评论(14)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张国荣艺术研究会    

GMT+8, 2025-1-16 16:31

Discuz! X3.3

Copyright © 2002 - 2024 Leslie Cheung Artist Studies,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