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重温张国荣 | 图书《随风不逝·张国荣》

张国荣艺术研究会

 找回密码
 用户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张国荣

一生如花般盛放

2004-8-20 22:10| 发布者: sarahcheung| 查看: 1497| 评论: 0

(一)

  这些天在音像店里逛逛,忽然发现张国荣的带子已经越来越少了。几乎被一天到晚层出不穷的小辈们挤得没有地盘了。蓦地心头一沉。原来这音像店也是滚滚红尘的一个缩影,潮起潮落、匆匆忙忙,叫人蓦地心惊。

  张国荣开始唱歌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二十几年,弹指一挥间,明星已经老去。我开始喜欢张国荣的时候他已经老了。于是在感伤里愈益热爱他的慵懒、任性、妖艳、无奈,追悔莫及地爱着。在爱老狼叶蓓的同时爱着张国荣。仿佛那是一个繁华已过的前度王朝。《英雄本色》里那个帅气诚挚的阿杰,已是如今《红色恋人》《流星语》里的苍老面目。每看到张国荣以这么胡子碴拉的样子出镜,心里也是莫名沉痛。少年不曾陪《风继续吹》的凄美落泪,那么让我在今天为《陪你倒数》的绝望无言痛哭吧!

  岁月匆匆流去,明星急急老去。如今的年轻人有几个还留恋张国荣呢?昨日的身影已无人再愿追怀,今天热炒的诽闻里才有人们无穷无尽的兴趣。

  早在《风再起时》里,哥哥就有着如此的遗世之音:

  我回头再望某年
  象失色照片乍现眼前
  这个茫然困惑少年
  愿一生以歌投入每天永不变
  任旧日路上风声取笑我
  任旧日万念俱灰也经过
  我最爱的歌最后总算唱过
  无用再争取更多……


(二)

  很多人觉得奇怪,我怎么会喜欢张国荣。但至少我对自己不觉得奇怪。记得当时喜欢上张国荣的时候,心里开始思索着香港那一片天空。繁华的后现代的香港,好象是应该诞生伟大的先锋派作家、艺术家、哲学家的。结果是在音乐里我发现了它的精神。

  有一梦 / 便造多一梦
  直到死别 / 都不觉任何阵痛
  趁冲动 / 能换到感动
  这愉快黑洞 / 苏醒以后难道亦会扑空
  这幻觉不去用 / 苏醒以后难道你会哭出笑容

  梦呓般的歌词,如直觉般令人惊异地道出又玄奥又真切的一种感觉。都是情歌,但张国荣的情歌不像别人的那么简单。正像张国荣在娱乐圈的昵称:哥哥。是看过大风景,经历过世事的那种成熟感。本来爱情就是让人学会看透。

  经过愿意 / 后悔 有心 / 变心
  经过重聚 / 离别一身湿了/ 干了
  上次 / 下次训身 / 转身
  一个男爱一个 / 要生要死
  一个爱东爱西 / 称心 / 恶心
  经过遗憾 / 无憾
  恋恋风雨下 / 是同道人

  更为破碎和断续的歌词,却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准确言说。“一身湿了/干了”,是眼泪,是汗水,是摆脱不了的愁绪,是没完没了的纠葛,是曾经沉沦的感觉,说不清。却感觉是“湿”。而“干了”的时候,一切如风。一组组如此絮叨的反义词,一段段恋爱过的感觉。反复了,看淡了,感慨了。

  从张国荣开始喜欢听粤语歌。细腻、异样的南方话,仿佛唱着生命另一面的感觉,那样直率而缠绵。

  红像蔷薇任性的结局
  红像唇上滴血般怨毒
  在晦暗漆黑中那个美梦
  从镜里看不到的一份阵痛
  你像红尘掠过一样沉重
  HA心花正乱坠
  HA猛火里睡

  这不是象征主义诗歌吗?香港浮华的世事,幻化成的意象——竟只是一种颜色。颜色在燃烧,在流转,在述说。浓重的“红尘”情结,仿似张爱玲的那种浮世蒸腾。

  大结局今天最后
  不必寄望来生等拯救
  不要彼此诅咒你亦无余力再走
  别告别今天最后
  天荒与地老都可拥有
  一刹那再没然后
  也算是从来未分手

  一种无端的末世感,就这样流转在被称为“流行情歌”的音乐里。电子音乐的弥幻意境里,张国荣苍老的声音在沉沉洒开。有时我忽然地念起了里面的一句歌词“别告别今天最后”,竟无语默默体味其中那种宿命的威胁,良久。

  或者偷欢算不上偷情
  亦比寂寞人值得高兴
  难共处仍有权去憧憬
  信不过感情从未谋面才像爱情
  或者偷欢要先去偷情
  为了担一个愉快罪名
  能浏览遍好风景才去认命
  才不再需要突发事情

  “投入过怀念过忘掉过/这角色要几多有几多”的人,到“偷情”这样的题目,还有这么繁复这么细腻的感受。里面的无奈与认真,计较与自怜,那么真切动人啊。

  其实说来这些词都是林夕写的。并且林夕还为好多人写过好多的歌。但不可讳言,这些歌唱出来时都带着张国荣灵魂深处的东西,绝对无法看淡的张氏印记。那样深情缱绻,那样妖娆慵懒,那样尊贵无奈。


(三)

  其实还有一个演戏的张国荣。从《英雄本色》到王家卫的《春光乍泻》、《东邪西毒》,电影里更表现了丰富的张国荣。好象那些角色,也从来不是与他个性无关的那种——总带着些微精神的丝缕:靳、阿杰、西毒、何宝荣……。还有唯美浪漫至极的《夜半歌声》,那种浮华的气息都像煞张国荣的风骨。他作为影人的声誉丝毫不逊于歌手的那一面。他也自己导演过电影,他也演过很随便的那种电影。唯其曾苦斗,曾失意,曾浮华,曾坚毅,曾卓越,所以他最后的感叹和退隐,都含有那样特别的沉重与风华。

  一生如花般盛放。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张国荣艺术研究会    

GMT+8, 2025-4-25 20:24

Discuz! X3.3

Copyright © 2002 - 2024 Leslie Cheung Artist Studies,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